
5月21日,中关村企协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朱希铎受邀参加北京市科协、中关村管委会与天津市科协主办的创新创业合作研讨会。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夏强,副主席周立军、田文、刘晓勘;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马胜杰,人才促进中心主任程岳,创服处副处长闫颖;天津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杨鑫传,副主席白景美、张丽珠、卢双盈等领导参加座谈。座谈会围绕科技工作者创业,借重中关村资源,发挥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为天津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服务展开,同时讨论了如何发挥北京市专业学会的优势,根据天津市科协提出的需求,组织院士专家服务天津企业技术创新。
杨鑫传书记介绍本次座谈会是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而召开,希望借助京津科协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为三地发展服务。一是建立天津市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开设窗口服务;二是建立如车库咖啡、3W咖啡等形式的新型孵化器;三是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四是建立院士工作站;五是加强会企合作,实现三年100家协会与1000家企业建立服务合作关系;六是建立市、区县两级服务体系。
朱希铎秘书长表示北京与天津的合作对于社会组织来讲是机会。针对天津亟需创业导师的需求,协会可帮助其聚集导师资源,启动创新创业培育工作。朱总认为天津孵化器体制模式改革可以和协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工作结合,合力解决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协会将在北京市科协和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下,尽快研究与天津的合作模式,推进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马胜杰主任指出创新型孵化器建设是系统性工作,需要顶层设计,孵化器不光是提供物理空间了。提出天津的创新型孵化器建设是服务中心自己建还是与别人合作成立运营公司?如何调动孵化器管理者的积极性?等问题,并建议通过市场机制解决运营问题。并表示要善用中关村企协的企业家资源,利用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服务的经验,为两地合作做好支撑。
最后,夏强书记就两地资源共享和协会创新工作做总结性发言,明确了两地合作六项服务工作内容,指出要搭建工作平台——由天津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北京科协下属单位北京科技咨询中心、中关村企协三家组成工作班子。同时需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两次会议,确定工作方向,协同创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