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协会动态
从企业文化走向品牌文化
发布时间:2007/12/25 9:36:00 阅读:1757

  内刊,体现的是高层的声音,但更多的读者来自普通员工;内刊,是企业向社会的自我表白,但媒体却不习惯它的表达方式;内刊,承担着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塑造品牌文化的重任已扎扎实实地落了下来……如何才能顾此不失彼,如何才能两全又其美? 

  12 月20日,北京民协文友沙龙在翠宫饭店荟萃厅举办了"知名媒体与知名企业内刊主编联谊会",会议由北京民协副会长 /北京天祥创新潜能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原《联想报》总编郭天祥主持,特别邀请万通《生活家》主编徐凤兰、《科技日报》北京记者站副站长/主任记者晏燕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顺利地"从企业文化走向品牌文化"。联想集团、方正集团、启明星辰、时代集团、格林威尔、佳讯飞鸿、用友工程等 20位在企业里笔耕不辍的内刊编辑们以及首都科技网、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等在城市里车马劳顿的新闻记者们欢聚一堂,共同出席了此次联谊会。

  作为资深企业媒体人和优秀企业内刊主编的代表,徐凤兰老师以海尔、万科、万通、联想等知名企业内刊为例,从"企业文化与企业内刊"、"品牌文化和企业媒体"、"企业媒体:连接产品和客户的媒介"三个由内向外不断演进的层面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经验。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内刊只是其不完全的载体,并会随企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企业内刊的依附性决定了它必须从生存文化走向发展文化。如果说企业文化是用来引导内部管理的话,那么,品牌文化则是用来引导外部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是衡量品牌层级的三个杠杠。在这里,徐老师用"企业媒体"的称呼来区别以传播企业文化为主的企业刊物,我们可以用"企业外刊"这四个字来理解。企业媒体是介于大众媒体和企业内刊之间的一种刊物,它的受众是经销商和客户,目的是推广品牌,特点是柔性传播,"关注受众、舍得自我、双向交流、巧妙融合、特色经营"是其秘诀。其实无论是内刊还是外刊,无论是传播企业文化还是品牌文化,"舍得自我"都是值得借鉴的。 

  作为长期从事新闻媒体工作,并获得全国科技好新闻一等奖的《科技日报》主任记者,晏燕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与会者几点建议,她用"槛内人"和"槛外人"的比喻来揭示企业媒体和大众媒体的异同。 1、槛内人的二重性决定了企业内刊主编既是企业文化的接收者,也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传播的范围包括槛内和槛外,比如与相关领域的媒体交流和沟通,因此,我们在了解槛内世界的同时,还要了解槛外世界,如企业所在行业、国家大政方针,乃至于主流媒体的特点和读者位,并与主流媒体等槛外人形成互动,积极寻找交叉点。2、槛内人要站在槛的至高点以全面正确地把握槛内世界,要参加企业决策层的例会,尽可能取得第一手信息,而不是经过几次向下传达得来的被衰减 N次的消息。3、槛内人一定要清楚刊物的定位和读者群。

  在互动环节,大家就"如何正确领悟企业领导意图"、"如何打破千人一面的新闻标题"、"如何理解和认识'真实'"等问题与徐凤兰、晏燕、郭天祥等专家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企业刊物是企业的形象,反映的是企业家的面子。"会议在郭天祥会长幽默的总结中结束。 

  北京民协文友沙龙自2006年12月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五期,如"内外兼修,纵横联合——北京民协媒体与会员企业内刊编辑联谊会"、"共赏夏荷,畅谈约稿——媒体与企业内刊编辑约稿经验深度交流会","民营高科技企业优秀内刊展","站得高,看得远——行家指点内刊发展方向和空间专题讲座",均得到文友们的支持与好评。 2008年,沙龙听取并综合各文友意见和建议,将于5月份和10月份分别组织"案例分析"和"优秀内刊及优秀内刊编辑评奖"活动,希望广大会员企业内刊编辑积极参与。文友沙龙是我们为自己搭建的一个自由舞台,希望大家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智慧与美丽,同时,学习和借鉴先行者的宝贵经验。 

反馈链接

  很好!希望经常举办。希望协会逢年过节再组织点联谊活动,如经费有问题可以采取 AA制。希望协会建立一个通讯录,大家可以通过上网和电话在小范围内进行深入交流。
  —— 首都科技网 周跃

  徐 老师和晏记者的讲解生动、精彩,郭老师的主持风趣、幽默,会场气氛活跃。希望协会组织提高内刊编辑素质的培训、课程。
  —— 四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范芮瑶

  本次活动有专业深度、开阔视野,交流充分、气氛活跃。希望多交流一些策划方面的经验,比如栏目策划、专题策划、内容策划。希望组织一些日常的、轻松的交流活动。希望协会提供参会人员的联系方式,组织一些 party。 
  ——时代集团公司 乔立清

  很好。会前的参会邀请内容很全,回执很实用。内刊编辑奖的个人设定为编辑内刊一年以上,时间太长。希望协会组织内刊的内容、选材的探讨、心得交流。 
  ——北京东方正通科技有限公司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