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创新服务 >> 投融资 >>> 最新动态
数实融合新范式:探析稳定币与RWA的落地场景与商业闭环 ——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投融资专委会“科创金融会客厅”系列活动精彩持续
发布时间:2025/10/13 16:19:25 阅读:1
图片

      2025年9月24日,金秋送爽,硕果盈枝。在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丰收节”的喜庆氛围中,由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指导,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关村开放基金、国信证券、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并获战略支持单位大北农集团、中欧北京校友会、中欧校友金融与投资爱好者协会、中欧校友创业协会、易宝支付、KUN国际集团、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等大力支持,“科创金融会客厅”系列活动之“数实融合新范式:探析稳定币与RWA的落地场景与商业闭环”专题闭门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汇聚了投行专家、出海企业代表、金融科技先锋以及法律合规权威,大家齐聚一堂,围绕数字金融的前沿趋势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擘画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的新图景,为中关村及全国科创企业探寻全球化发展新路径。

      在合规探索的道路上,中关村企业家们展现出蓬勃的创新活力与浓厚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企业出海与跨境投融资议题中,与会嘉宾对跨境结算、科技出海、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本地化金融解决方案等话题展开了探讨交流,充分展现了中关村创新生态的开放性与全球视野。

      这些深入探讨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除了前沿模式的研究,更需要构建可落地的支撑体系。如何实现从科技出海到跨境结算的完整闭环。如何通过系统化能力建设助力企业全球化行稳致远,这正是我们计划构建的"数据资产五维跃迁——企业融资新纪元"希望与各位共同探索的培训体系。

图片

一.全球金融变革加速:RWA与稳定币成关键突破口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加速演进,稳定币与(RWA)正成为重塑金融基础设施、重构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的关键突破口。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实施,勾勒出一个合规化、数字化、场景化的全球金融新图景。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出海”步伐加快,对高效跨境支付与多元化融资渠道的需求日益迫切。RWA作为连接实体资产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正成为企业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在此背景下,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投融资专委会主动作为,聚焦科创企业“融资渠道窄、资产流动性低、跨境结算成本高”三大核心痛点,发起本次闭门研讨会。

图片

      会议由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投融资专委会秘书长张塞主持。他表示,专委会始终以“服务科创企业、链接资本与产业”为使命,近年来围绕科创金融、科技出海、跨境投融资等领域,构建了覆盖“法商财税金数”的“专家智库+产融协同+赋能投资”服务体系。依托专委会打造的三大赋能举措即“百人投行俱乐部”“全球科创企业路演中心”“科创金融会客厅”未来将持续联合生态合作伙伴、投资机构、头部券商、银行伙伴与科技企业,推动数据要素,数据资产相关创新模式在真实场景中落地,助力企业全球化发展与数智化转型。秘书处将竭诚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支持。

      本次闭门会,主办方原定计划是限定50席位发出定向邀请的闭门会,今天看到现场高朋满座,莅临支持的嘉宾80多位,这份远超预期的支持让我们备受感动,这充分体现了大家对本次议题的深切关注,后续专委会将继续推出系列深度活动,期待能继续得到大家如此热烈的支持与参与。再次衷心感谢每一位的到来。


二.唯创新而立,向未来而行

图片
     活动伊始,受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邵根伙博士所托,协会首席顾问戴焕忠代表协会对专委会本次活动表示大力支持,并表达了对中关村创新创业机遇的持续看好。他在深情致辞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关村作为中国的创新高地,其地位是由一代代企业拥抱新生事物、秉持开放心态所共同铸就的。他强调,协会始终以“为企业家搭桥铺路”为使命,投融资专委会是构成这一使命的关键一环,更是构建中关村创新生态的枢纽平台,为企业的资本融通与创新发展探路领航。随后他勉励在场企业家:“身处中关村,我们别怕新东西,要怕的是停滞不前,要以开放的胸襟,将创新进行到底。”


三.前沿洞察:RWA与稳定币的实践路径与创新范式

      主题分享环节,三位专家从不同维度拆解RWA与稳定币的落地逻辑,为企业提供新视角。

图片

      分享嘉宾:邵鹤令(国信证券投行部A股保荐代表人、香港保荐人代表)

      邵鹤令先生结合三个案例,从金融视角提供了深度思考:在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双重背景下,以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在重塑实体资产的融资路径与价值实现方式。

      朗新集团与协鑫能科借助香港金管局Ensemble沙盒,分别以充电桩和光伏电站为底层资产,通过境外SPV发行证券型RWA通证,实现了资产数字化与运营透明化,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与操作风险,有效拓宽了跨境融资渠道,吸引全球资本参与新能源投资。

      协鑫能科进一步联合蚂蚁数科,于2024年12月推出国内首单光伏RWA项目,以湖北、湖南82MW户用光伏电站为锚定资产,在香港发行募资2亿元的证券型代币。该案例通过SPV结构将电站收益权通证化,实现发电收益提前变现,为光伏行业提供了高效、灵活的绿色融资样本。

      以马陆葡萄产销数据与股权为底层资产,探索无币化RWA融资路径。项目通过浦江数链实现数据资产存证,股权托管于上海股交中心,成功融资1000万元,不仅规避了代币发行的政策限制,更开创了数据资产赋能农业实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通过RWA通证化与数据资产化,实体资产得以在合规框架下实现流动性提升与价值重构,为传统行业尤其是新能源与农业领域,开辟了全新的金融支持通道与发展范式。

图片

分享嘉宾:刘家良(KUN国际集团创始人、CEO)

      刘家良先生以聚焦《稳定币:跨境支付新基建,赋能全球贸易》为题,从支付实践切入,揭示稳定币如何实现7×24小时即时结算,显著降低企业跨境支付成本与汇率风险。他直言:“稳定币不仅是支付工具,更是构建新型结算体系、提升资金效率的‘新质基础设施'。”同时他为出海企业破解结算难题提供了关键思路。

图片

分享嘉宾:张瑶(中关村开放基金(香港)管理合伙人,香港金融科技发展协会首席技术官)

      张瑶先生以《流动性数据资产融资新范式》为题,系统阐述RWA如何将知识产权、科研设备、未来收益权等传统“沉睡资产”,转化为可交易、可融资的数字通证。结合政策解读与实际案例,他详解从资产确权、估值、代币化设计到合规发行与流通的完整链路,为企业提供“沉睡资产活化”的实操指南。分享后,张瑶总特别介绍了为企业打造的培训体系《数据资产五维跃迁——企业融资新纪元》,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将数据资产“活化”为融资新通路的系统方法论。



4.圆桌碰撞:合规路径与全球化协同

      在圆桌对话环节,程志刚(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执行主席)与熊科(京磁科技董事长)、邵鹤令、张瑶、刘家良等嘉宾围绕“稳定币合规化路径”“跨境通证化协同”等议题展开交流。

      在对话环节中,与会嘉宾围绕传统企业出海面临的痛点,特别是海外结算等挑战展开了深入讨论。京磁科技董事长熊科强调了推动数字化资产建设、加速智能化与数据化转型的紧迫性,并指出应充分利用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产业链完整性以及金融环境支持,以数字化手段挖掘科研与工程数据的核心价值。

      嘉宾们指出,在全球监管碎片化的背景下,企业需与社区协同,探索合规且可扩展的通证化路径。其间,嘉宾特别强调了算力普惠、稳定币与开源代码在基础设施中的关键作用,中国企业应把握全球化机遇,通过技术输出、产能合作及供应链金融培训等方式,重点开拓欠发达国家和已获牌照地区的市场。

      主持人程志刚总结指出:“当前中国企业出海正在加速,而跨境支付、融资效率与资产流动性是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 与会嘉宾达成共识:稳定币虽能显著提升效率,但其应用必须平衡好合规与风控,这有赖于健全的法律框架与可靠的技术支撑。

图片


5.金融赋能:宁波银行介绍特色出海服务

图片

励宁  宁波银行(北京分行)

      资本赋能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深度参与。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在论坛尾声以《宁波银行特色出海服务》为题,介绍其全新海外业务服务体系,并重点推介“海外服务”一站式平台——精选境内外优质事务所、咨询公司、银行等专业机构,覆盖企业出海投资期、运营期、扩张期、退出期全周期需求,为企业提供海外投资、金融的全方位服务,展现商业银行以多元化工具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实践。


6.总结展望:大势已至、中关村的机遇与责任、协同共创

图片

      中关村开放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会长吴姝在总结中表示:非常感谢前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与智慧分享。思想的碰撞激荡出无数火花,让我深受启发。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围绕极具前瞻性却又与我们相关的议题展开探讨,可谓正当其时。我想用三个关键词,为今天的活动作总结,并与大家共同展望未来。

      第一个关键词是:大势已至

      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内容,绝非空中楼阁。复星旗下复锐医疗股权成功实现代币化,犹如一声春雷,标志着“链上深水区”时代正式到来。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尝试,更是中国资本在全球金融新范式下进行的一次重要战略布局。该项目基于以太坊、Solana等四大公链,并深度融合香港合规框架,完美诠释了“数实融合”的可行路径。

      第二个关键词是:中关村的机遇与担当

      中关村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始终勇立潮头。我们的科技企业,尤其是那些长期受制于融资渠道有限、跨境结算成本高、资产流动性不足的企业,将成为数据资产价值释放的最直接受益者。

      对科创企业来说,知识产权、研发设备、高质量数据集、未来收益权等传统意义上“沉淀”的资产,得以激活、定价,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流通。稳定币则为出海企业提供了跨境支付与结算新工具。

      对投资机构与投行而言,这既意味着业务模式的重构,也孕育着全新机遇。如何评估链上资产?如何设计通证经济模型?如何为企业资产代币化提供全周期服务?这一切要求我们从传统投行向融合金融、科技与法律知识的“数字投行”转型。

      对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投融资专委会及中关村开放基金而言,这更是一份使命与担当。我们将携手各方专家,共同推动从“可信数据空间”构建、数据资产价值化,到“合规稳定币结算”的全流程生态建设,系统为企业提供认知提升、资源对接及实践支持。

      第三个关键词是:协同共创

      万物皆数,未来已来。但前路仍需审慎探索、共同开拓。

机遇与挑战并存。稳定币提升效率,也带来合规、风控及货币主权新课题;RWA虽为蓝海,但依赖健全法律框架、透明审计与可靠技术支撑。

      我们的行动路径清晰而坚定:

      一是思想先行,组织系列培训如“数字资产五维跃迁”,帮助企业系统建立认知框架;

      二是生态共建,联合券商、律所、会所、支付机构与技术商,打造企业数字化与出海“联合舰队”;

      吴姝主任充满激情的表达:历史的车轮,永远由那些敢于拥抱变化、主动创造规则的人推动。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十字路口:资产的内涵不断拓宽,金融的边界日益交融,全球价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动。面对这样的时代,让我们以开放之心迎接变革,以务实精神驱动创新,以协同力量共创未来!

      愿我们携手助力中关村的企业,不仅在科技前沿持续突破,更在金融范式上勇于探索,共同在全球市场的澎湃浪潮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图片

      未来,投融资专委会将持续深化与科技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常态化举办投融资路演、闭门私董会、政策解读会、“走进+”系列活动、高品质研学等活动,助推产融协同高效落实,推动“耐心资本+”的链接新范式,真正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